粉体模压复合石墨板:助推氢能无人机领航低空赛道

2025-08-01 表格:

       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,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当锂电池无人机仍在为突破2小时续航苦苦挣扎时,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已悄然实现6小时以上的持续飞行。PEMFC电堆作为氢能无人机的心脏部件,多数采用风冷系统。那么风冷式氢燃料电池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,其中关键组件双极板又需要具备哪些特点呢?

图片

图1 氢燃料电池无人机

        根据温度控制方式不同,氢燃料电堆系统可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类。水冷堆功率密度高,适合大功率场景,但其需要增加制冷设备,并配有冷却水泵、水箱、散热器以及相关的管道,系统复杂成本较高。风冷堆省去液冷系统的水泵、水箱、散热器及管路,低温可直接启动,无需预热防冻液,无冷却液结冰/沸腾隐患,适应-30℃~60℃极端环境。因此,风冷堆在便携式电源、无人机、两轮车等小型车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
图片

图2 风冷堆结构示意图

图片

图3 水冷堆结构示意图


        典型的风冷氢燃料电堆主要包括膜电极、双极板、端板与紧固系统、氢循环模块及热管理系统。双极板作为电堆堆芯的骨架结构,起到串联和传导电流的作用,同时为反应气体提供流道,使氢气和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电堆中,参与电化学反应。这些要求对双极板的流道成型能力、导电性能及机械性能均有较高要求,同时还要兼顾电堆轻量化的需求。

图片

图4 氢燃料单电池结构示意图

        当前风冷堆主要采用的双极板有金属板、等静压石墨机加板等,金属钛板平均密度为4.5g/cm3,等静压石墨机加板平均密度为2.0g/cm3。耕驰新能源最新推出的风冷堆专用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平均密度为1.85g/cm3,是钛金属的41%,高密度等静压石墨机加板的92.5%。某头部厂家最新发布的20kw风冷氢燃料电堆总重为19Kg。通常双极板重量约占系统总重的60%,可推测该堆重双极板总重约在11.4Kg。 版型不变的情况下,将该电堆中的等静压石墨机加板替换为粉体模压复合石墨双极板,将为电堆减重约7.5%,增加续航里程近10km。此外,粉体模压双极板可以获得较等静压石墨板更薄的共平面,这可以进一步减轻电堆重量。

        风冷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模压成型的技术难点在于流道深度,因冷却的需求,其流道深度近2mm,远大于液冷式电池。耕驰新能源自主研发粉体模压风冷电堆专用极板,在材料升级的基础上,更取得了模压深流道成型工艺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突破。

        成本优势:商业化破局关键

        粉体模压石墨复合双极板原材料价格低廉,材料利用率达99%,良率达99.9%,且无需涂层或浸渍等外表面处理工序,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。伴随着粉体模压成型工艺的关键突破,粉体模压复合双极板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,推动氢燃料电堆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。

        材料与流道灵活设计:大功率瞬时响应的设计抓手

粉体模压石墨复合双极板材料灵活可控,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材料体系,匹配不同场景的特殊要求,匹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需求。通过模压工艺,可以在流道区域使用更高比例的石墨材料,达成高导电要求;而在非流道区域增加树脂含量,达成高强度要求。针对极板不同区域进行梯度化设计,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分布。

高精度复杂深流道一次成型,可一次成型微米级精度的蛇形流道/双侧交叉流道;粉体模压可实现深流道设计,更好平衡气体扩散与散热。

图片

图5 粉体模压双极板在风冷电堆中的技术优势

        轻量化与强度的完美平衡:无人机飞行的“定海神针”

        石墨复合材料密度小于金属双极板,略低于等静压石墨机加板,极板强度基本等效于等静压石墨机加板,大于膨胀石墨浸渍板,在轻量化于强度中间做到了性能的完美平衡。

        耐腐蚀与长寿命:粉体模压本征特性守护飞行安全

        粉体模压工艺相较于其他需要浸渍或涂层的双极板工艺路线,内部组织均一且致密,无需依赖额外表面处理,从而保障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具有耐久安全的本征特性。极板服役寿命长,运行中安全稳定,减少后期运维的痛点,进一步降低全生命周期投入成本。

图片

图6 粉体模压成型流道板断口及截面SEM

        抢占氢能航空的"心脏"跃动引擎

        在氢能无人机迈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,粉体模压复合石墨双极板凭借其综合性能优势,为推动行业突破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选择。这项融合材料创新与工艺革命的技术,有效平衡了轻量化、成本和使用寿命的挑战,助推氢能无人机在低空经济浪潮中赢得先机。

        免责说明 | 我们对文中所述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交流学习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删除,谢谢!